1)去掉缸体外大轴承,将传动轴改为通轴2,并由两端的滚动轴承支承。这样既改变了传动轴的受力状态,又为泵转速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。 2)将斜盘6安放在靠近原动机的一端,传动轴2穿过斜盘的中心孔。 3)传动轴右端外伸,用来驱动安装在泵后盖上的摆线泵(摆线泵由内转子4和外转5组成)或齿轮泵。当该泵用于闭式回路时,摆线泵或齿轮泵作辅助泵用,可以简化系统和管路。 4)推动变量机构运动的活塞(图中未示出)与传动轴平行,并作用于斜盘的外缘。这样既有利于缩小泵的径向尺寸,又可以减小变量机构所需要的操作力 通轴型轴向柱塞泵因两端支点相距较远,因此传动轴较粗,以免受力变形。另外,通轴型轴向柱塞泵因发展较晚,工艺、结构不如CY型成熟,但从发展趋势来看,它是比较有前途的。 从以上分析可知,轴向柱塞泵中柱塞的往复运动是通过斜盘来实现的,柱塞不仅受到了与其轴线平行的作用力的作用,而且还受到了与轴线垂直的作用力的作用。与轴线垂直的力使柱塞受到弯矩,同时也使柱塞孔受到侧压力的作用,这对泵的正常工作十分不利。为了减 小柱塞上的侧压力,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斜盘倾角一般不大于20°。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