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
图3-4所示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。在泵的壳体内有一对外啮合齿轮,齿轮两侧有端 盖罩住(图中未示出)。壳体、端盖和齿轮的 各个齿槽组成了许多密封工作腔。当齿轮按图 示方向旋转时,右侧吸油腔由于相互啮合的轮 齿逐渐脱开,密封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,形成 部分真空,油箱中的油液被吸进来,将齿槽充满,并随着齿轮旋转,把油液带到左侧压油腔去。在压油区一侧,由于轮齿在这里逐渐进入啮合,密封工作腔容积不断减小,油液便被挤出去。吸油区和压油区是由相互啮合的轮齿以及泵体分隔开的。

(2)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
内啮合齿轮泵有渐开线齿形和摆线齿形(又名转子泵)两种类型。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与外啮合齿轮泵完全相同。图3-5所示为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工作原理。
相互啮合的小齿轮1和内齿轮2与侧板围成的密封容积被月牙板3和齿轮的啮合线分隔成两部分,即形成吸油腔和压油腔。当传动轴带动小齿轮按图示方向旋转时,内齿轮同向旋 转,图中上半部轮齿脱开啮合,密封容积逐渐增大,是吸油腔;下半部轮齿进人啮合,使其密封容积逐渐减小,是压油腔。
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与外啮合齿轮泵相比其流量脉动小,仅是外啮合齿轮泵流量脉动率 的1/10~1/20。此外,其结构紧凑,重量轻、噪声小并且效率高,还可以做到无困油现象 等一系列优点。它的不足之处是齿形复杂,需专门的高精度加工设备。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,内啮合齿轮泵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图3-6所示为内啮合摆线齿轮泵工作原理。
在内啮合摆线齿轮泵中,外转子1和内转子2只差一个齿,没有中间月牙板,内、外转子的轴心线有一个偏心e,内转子为主动轮,内、外转子与两侧配油板间形成密封容积, 内、外转子的啮合线又将密封容积分为吸油腔和压油腔。当内转子按图示方向转动时,左侧密封容积逐渐变大是吸油腔;右侧密封容积逐渐变小是压油腔。
内啮合摆线齿轮泵的优点是结构紧凑,零件少,工作容积大,转速高,运动平稳,噪声低。由于齿数较少(一般为4~7个),其流量脉动比较大,啮合处间隙泄漏大,所以此泵工作压力一般为2.5~7MPa,通常作为润滑、补油等辅助泵使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