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5-21(a)为直动式低压溢流阀结构图,P为进油口,T为回油口。被控压力油由P 进入溢流阀,经阀芯4的径向孔f、轴向孔g进入阀芯下端腔c。若阀芯的面积为A,则此时阀芯下端受到的液压力为pA。调压弹簧的预紧力为Fs,当Fs=pA时,阀芯即将开启,这一状态时的压力称之直动式溢流阀的开启压力,用pk表示,即 pkA=Fs=Kx 或 Pk=Kx₀/A 式中 K—— 弹簧的刚度; x。 ——弹簧的预压缩量。

当pA>Fs时,阀芯上移,弹簧进一步受到压缩,溢流阀开始溢流。直到阀芯达到某一 新的平衡位置时停止移动。此时进油口的压力为p p=K(x+zo)/A 式中 x—— 由于阀芯的移动使弹簧产生的附加压缩量。 由于阀芯移动量不大,(即x变动很小)所以当阀芯处于平衡状态时,可认为阀进口压力p基本保持不变。 调节手柄1可改变弹簧的预压缩量,从而调节溢流压力p。通道g为细长孔,当阀芯振 动时g孔起到阻尼作用;通道e为泄漏孔,达到弹簧腔的油液经此孔流回油箱。图5-21(b) 为直动式溢流阀的职能符号。 由于直动式溢流阀是直接利用阀芯上的弹簧力与液压力平衡的,所以弹簧刚度K较大, 压力调节也较费力,溢流量发生变化时阀的进油口压力波动较大,因此只能适用于低压小流量或平稳性要求不高的液压系统。 图5-22(a)为具有阻尼活塞和偏流盘的直动式溢流阀的结构图,其工作原理为:压力油从油口P进入,当油压所产生液压力大于阀芯上的弹簧力时,阀芯抬起,液压油经过阀芯 的锥形面2,与阀体间形成的环形通道,从油口T流出。图5-22(b)为该阀的阀芯部分放大 图。由此图可以分析直动式溢流阀的性能特点,主要有以下几点。 ①灵敏度高 由于控制开口的阀芯面2为锥形面,当阀芯轴向稍微一移动,就可以有较大的开口;阀芯体积较小,惯性小,移动灵活。 ②通流能力大阀芯左端偏流盘1上开有环形凹槽,当油液流过此槽时流向发生改变,形成与弹簧力相反方向的液动力。当阀芯开大时,弹簧压缩量增加,而通过的流量也增加,由此所产生的液动力增大,从而抵消了弹簧力的增量,使得阀芯开启稳定性增加,通流能力增加。 ③调压范围广由于上述两原因的存在,使阀芯所需的弹簧刚度大大降低,从而增大了阀的调压范围。 ④稳定性增加 阀芯下端的阻尼活塞3与阀体间设置了适当间隙,使阀芯在移动 时受到液压油的阻尼,阻尼活塞与阀体不直接接触,减少了阀芯移动时的摩擦力,同时压力的波动可以及时反馈到阀芯上,使之灵活而又平稳的移动,于是压力的平稳性 大大增加。 此类直动式溢流阀的通径从6~30mm不等,最高压力可达31.5~63MPa,最大流量可达300L/min,该阀在高压大流量下具有较平缓的压力一流量特性,其关键在于偏流盘上的射流力对液动力的补偿作用。采用阻尼活塞可提高阀的稳定性。
|